试题答案:
问题1:1. 本工程基坑支护除锚拉式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支护方案:内撑式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内撑- 锚拉混合式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方案2. 锚拉式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施工要求:⑴灌注桩排桩应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应大于36h;⑵灌注桩顶应充分泛浆,高度不应小于50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一个强度等级进行配制;⑶灌注桩外截水帷幕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桩间的净距宜小于200mm;采用高压旋喷桩时,应先施工灌注桩,再施工高压旋喷截水帷幕。问题2:不妥之一:厚度为2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 理由: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但当卷材厚度小于 3mm 时,严格采用热熔法,易烧穿卷材,影响防水效果。不妥之二: 地下室底板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理由:地下室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 问题3:墙体与底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 的墙体上;墙体与顶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板与墙接缝线以下 150~300mm 处。问题4:地下防水砼施工缝出现渗漏水的原因: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2) 缝内杂物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砼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3)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未按规定处理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4)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5)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6)浇筑地面混凝土时,因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地下防水砼施工缝出现渗漏水的治理: 1)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釆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2)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用水泥 素浆打底,抹 1:2.5 水泥砂浆找平压实。